夏思凝含泪退赛,向观众致歉,脚伤疑似骨裂,尊龙凯时·人生就是搏!
2025年全国田径大奖赛嘉兴站女子100米栏项目迎来了激烈的竞争。作为中国田径的未来之星,21岁的夏思凝在预赛中以13秒75的成绩创下个人赛季最佳,顺利晋级决赛。然而,在赛后采访中,她透露脚部疑似骨裂,表示:“我还没有掌握好对训练的把握;只要挺过去就好了,多给自己点时间!”这一消息让众多观众倍感揪心。
更令人难过的是,在4月30日的决赛前,出于加重的伤情,夏思凝被迫退赛。她强忍泪水,向观众深鞠一躬致歉,现场响起了阵阵掌声与叹息声。这位曾以“跨栏女神”形象走红的运动员,此刻脆弱的状态与她平日的强悍形成鲜明对比,吸引了众多粉丝的关注。从她赛后提到的“我的两只脚都不认识我了”到“从中学业余转专业需要时间”,我们看到了年轻运动员在成长过程中所面临的阵痛,的确不易。
尽管夏思凝在爆发力和跨栏技术方面处于国内一流水平,但她始终背负着“半路出家”的标签。她坦言,在从中学业余训练转入职业体系后,对于高强度训练的“度”把握存在困扰。过去的业余时期依赖着天赋进行“野蛮生长”,而在职业赛道上,却成为了潜在隐患——身体尚未适应科学化、高负荷的训练模式,伤病随时可能爆发。
与此同时,教练团队是否为她制定了合理的康复计划?从“疑似骨裂”到强行参赛,医疗团队是否能及时介入?同时,赛事的密集程度是否合理?作为重要积分赛的全国大奖赛,运动员为了保住参赛资格,不得不带伤参赛,这种“以赛代练”的模式无疑让他们面临风险。更令人深思的是,随着流量与成绩的紧密相连,年轻选手是否因此被迫陷入“伤病-参赛-加重伤病”的恶性循环?
我们希望不要让天赋成为牺牲品。夏思凝的眼泪不应仅仅停留在热搜的谈资上。她的遭遇或许代表了众多运动员的共同心声,在“更快、更高、更强”的口号下,个人的痛苦常常被集体荣誉所掩盖。我们赞美她深鞠的致歉与担当,更应关注为什么运动员总是需要用自己的职业生涯来弥补体制内的漏洞。
职业体育需要人文关怀——包括科学训练体系、完善的医疗保障,以及人性化的赛程安排,这些因素缺一不可。夏思凝曾说:“只要挺过去就好了”,但“挺过去”的代价不该是用运动员的未来来换取明天。在13秒75的赛道上,当夏思凝选择退赛时,她的鞠躬更让她显得如同一位真实的人。
愿这次伤病成为她职业生涯的转折点,使中国田径在追求成绩的同时,更好地守护每一个追梦的心。观众期待的不仅是冠军,更是一个健康、完整的尊龙凯时·人生就是搏的夏思凝。
发表评论